您好,欢迎来到广搜网 [] [会员注册]
您现在的位置: > 广搜网 > 焦点新闻 >王阳明的“师友论”,教你如何才能交到良师和益友

王阳明的“师友论”,教你如何才能交到良师和益友

来源:广搜网  日期:2023/10/6 22:58:23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王阳明的“师友论”,教你如何才能交到良师和益友
符号帝国

在王阳明的价值观里,一个人之所以成人,是因为懂得修心性、致良知。如果一个人没有一技之长,他可能会缺衣少食,生活困顿;一个人如果没有考中科举,他可能就无法在仕途有所发展,不会取得一官半职。

但是如果一个人心性和人格上有问题,那他就很难称为是一个真正的人。可是世人更加重视的却是前两者,这真是社会的悲哀。

所以,王阳明说,如果是大贤就可以当我的老师,如果是次一级的贤人就可以做我的朋友,这是自然的天理,而与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年龄无关。

修得“人之道”“心之德”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拜师、交友都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相互的,“彼以是求我,而我以是应之耳”。

为了说明自己的拜名师、交益友的标准,他举了两个人的例子,一个是曾子,一个是张载。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也是唯一得了孔子真传的弟子。他有点与曾国藩类似,脑子都不太好使,思维比较迟钝。但是扛不住他对孔子的学说笃信不已,持续精进。

曾子将自己的心得传给了子思,子思又传给了孟子,到孟子之后基本就断了文脉,后世所传的孔子学说,基本已经变了味道,不过是拿来巩固通知的工具。

关于曾子,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典故,一个是曾子杀猪,说得是他言传身教,坚守诚信,以自己的言行教育儿子的故事。

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另一个有关他的典故,那就是“曾子易箦”。

曾子的一生都活得很“规矩”,严以律己,用严苛的礼节来要求自己、家人和学生。在他已经快要去世的时候,已经病重到无法行动卧床不起了。当时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弟子和书童都在场。

书童突然发现曾子身下躺的那张席子十分华丽,是贵族才有资格用的,于是就提醒他。他的学生觉得这个书童太放肆了,是对自己老师的不敬,就当场制止他。

谁知曾子却说“君子爱人以德,小人爱人以姑息。看来你们没有这个小书童爱我啊。”

于是他马上吩咐儿子把自己身下的席子换掉。结果因为病情太重,刚刚换完席子,曾子就一命呜呼了。但他却死得很安心,因为避免了自己“晚节不保”,在死得时候违反了礼法。

所以在曾子看来,如果用王阳明的“师友论”来衡量,那个书童是更加值得敬爱的良师益友。

张载这个人有些读者可能不是很了解,但我相信九成以上的人都听过或者看到过四句十分有名的话,那就是被称为“横渠四句”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天平。

这四句话简直就是对人生理想至高无上的阐释。而这个被称为“横渠先生”的人,就是第二个故事的主角张载,横渠是他的字。

张载本身是北宋的一代大儒,是易学专家,对阴阳二学有十分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他与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被称为“北宋五子”,妥妥的学界名流。

张载早年曾经沉迷军事,自从他遇到范仲淹后,范仲淹发现他儒学的根基不错,如果发展下去,前途不可限量,就告诫他作为一个学者,不需要研究军事,还是回去专注于学问,可以先从《中庸》开始。

张载听了范仲淹的话,从此刻苦研究学问,他不但研究儒学,道家、佛家也都有涉猎,最终成为一代大儒。

张载在研究了一段时间的学问之后,有一次遇到了程颐程颢两兄弟,他们都是朱熹的弟子,当时的理学大家。

如果论学问,张载此时其实已经颇有建树;如果论辈分,张载还是“二程”兄弟的表叔。但是在经过一番攀谈之后,张载发现二程的学问十分渊博精深,于是当场竟然拜他们为师。

这在极其重视礼法的时代,简直骇人听闻。但张载觉得自己做得很对,三人行必有我师,只要别人有长于自己的地方,只要他身上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就可以做自己的老师,这与年龄身份无关。

反观王阳明,他的一生也是这样践行自己的“师友论”的,他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是高高在上的老师,而是把自己当成学生们的师兄,而他最看重的弟子徐爱,正是他的妹夫徐爱,两人亦师亦友。


>> 更多相关信息:
在百度中搜索王阳明的“师友论”,教你如何才能交到良师和益友    在好搜中搜索王阳明的“师友论”,教你如何才能交到良师和益友
在必应中搜索王阳明的“师友论”,教你如何才能交到良师和益友    在搜狗中搜索王阳明的“师友论”,教你如何才能交到良师和益友


广搜网

QQ:2977197366

请所有会员信息发布时严格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违规信息!投诉邮箱:29771973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