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广搜网 [] [会员注册]
您现在的位置: > 广搜网 > 焦点新闻 >让企业多些“无感之感”

让企业多些“无感之感”

来源:广搜网  日期:2025/3/31 20:14:28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让企业多些“无感之感”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政府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用服务的暖心增强企业的信心。”如何以暖心服务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获益?前不久,有民营企业家用“有感”“无感”来表达对营商环境的期盼,前者表示企业的“获得感”,后者则强调为企业减少干扰因素,让企业专心经营。这种“无感”背后的获得感,代表了很多企业家的期盼。

让企业有获得感,这个“有感”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不过让企业“无感”却并不容易。当下,有些地方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不可谓不“努力”,动辄考察调研,这当然有利于地方有关部门学习推广经验,更好找准“病灶”、为企纾困,但也可能会造成扰企现象。“明星企业”被频繁考察,一般要迎来送往、提前准备材料,过多“上门”,总有可能让企业不堪其扰。再如,有地方出台了很多惠企政策,但企业经营苦于找不到相匹配政策条文,临时学习、申请,耗费时间、占用人力,这对企业也是一种负担,不排除抵消或部分抵消惠企政策的作用。

“无感”并不是真的没有感觉,而是要尽可能多地让企业在少受打扰、少有付出的情况下受益。如江苏多地出台科技政策“免申即享”,惠企资金可以“无感直达”;一些地方力求将“企业找政策”转化为“政策找企业”,推动“政策红利”的“无感兑现”;一些地方在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持市场秩序上发力,让企业在“无感”中享受营商环境优化的益处。细究这些政策、举措,大多是让企业在不知不觉、少费精力的情况下享受。从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到中国各大城市“放管服”改革的实践探索,一个共识愈发清晰: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不在于“管得更多”,而在于“服务得更好”。让企业在“无感”之中受益,应当是各地优化营商环境努力的方向。

当然,营商环境包含方方面面,大到企业规模性融资,小到员工上下班通勤,这不只是招商引资部门的事情。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企业“报销打车费”“交通补贴”之类的福利,如果公共交通完善一些,企业是不是可以少支出一些?这启示我们,将营商环境的提升转化为企业“无感”体验,形成“润物无声”的良性发展生态,减少企业在经营之外的“分神”,不仅需要有关部门的服务,还需要全社会的多方努力。

近年来,我省努力优化营商环境,在苏企业普遍感受到出口退税效率提升,数据“多跑路”、纳税人“少跑腿”等变化,这些都大大提升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满意度。当前,一些企业在内外部压力冲击下,发展遭遇挑战。当此之时,尤其需要我们塑造企业“无感”受益的营商环境,这对激发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内生动力、克服经营发展困难,具有重要意义。对资金密集型企业而言,“无感审批”帮企业节省一天,就可能为企业节约几十万融资成本;对科技企业而言,一个“政策找企业”的信息精准对接,就可能挽救企业颓势。当类似的“有感”服务,可以让企业在“无感”中获得,企业就更有信心和精力在市场大潮中竞逐发展、大显身手。

(韩宗峰)

上观号作者:交汇点

>> 更多相关信息:
在百度中搜索让企业多些“无感之感”    在好搜中搜索让企业多些“无感之感”
在必应中搜索让企业多些“无感之感”    在搜狗中搜索让企业多些“无感之感”


广搜网

QQ:3864692706

请所有会员信息发布时严格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违规信息!投诉邮箱:386469270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