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家接待日看邵阳政企的双向奔赴
来源:广搜网 日期:2025/3/31 20:14:24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从企业家接待日看邵阳政企的双向奔赴
邵阳日报
时至惊蛰,万物竞发,新一轮春天的故事在邵阳大地上演。
3月3日,第24期邵阳“企业家接待日”活动现场,市委书记严华亲切接待民营企业家代表,就他们提出的厂房建设租赁问题、高层次人才子女就学问题逐一交办,解除企业发展所困。
第24期邵阳“企业家接待日”活动现场。邵阳日报记者杨立军 摄
从2022年6月开办第1期,到第24期,坚持两年半之久的“企业家接待日”活动,已发展成为倾听企业诉求、解决企业难题、采纳企业建言的“绿色通道”。问题办结率达84%以上,获民营企业好评。
真诚沟通,双向奔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每月与企业家代表面对面座谈、相关部门现场帮助企业纾解发展难题……“企业家接待日”能得以持续成功的举办,恰恰是政府亲商重商爱商的生动体现。
从尝试探索到日渐规范,从解决个别问题到解决共性问题,每期活动都如一把钥匙,打开政企沟通壁垒,推动邵阳营商环境好评度一路攀升。
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
当一个企业决定来邵兴业,创新创业的种子能不能长成参天大树,地方政府的悉心灌溉至关重要。
近年来,乘着邵阳市招商引资的春风,回邵的企业增多,邵阳市先后推出 “放管服”和“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不断简化行政办事流程,及时给予企业帮扶。四大家领导班子率队下企业调研走访、为解决企业难题现场办公。
但在走访的过程中,大家发现很多企业面临的问题相似,完全可以合并同类项,一次解决;有的帮扶政策看上去很好,却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有的企业家对邵阳发展有许多真知灼见……片面地下企业帮扶不能精准高效地解决问题。
在此背景下,2022年6月,邵阳市第1期“企业家接待日”启动。分行业、分成长阶段,根据不同诉求类型,邀请企业家上门,与市委书记、市长面对面提意见、出难题、共同商讨解决办法。
受到邀请的企业家备受鼓舞。“直接对话市委书记,为我们创新创业、成长发展提供了巨大精神动力。”2024年6月,第十八期“企业家接待日”活动中,聚焦台资企业发展经营情况,参与其中的隆回连泰鞋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焦美君深有感触。
洞口女企业家邓倩则表示:“我们感受到了市委、市政府对民营企业家的关心,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两年半时间,全市165家企业负责人通过“企业家接待日”活动,搭上了政企沟通的“直通车”。“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帮扶才能有的放矢。”参与活动组织的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工商联主席陈博文说。
从将信将疑到深信不疑
信任,是最好的黏合剂。24次座谈,无疑是24次企业对政府信任感的累积,更是24次发展信心的动员。
“这个问题从我们建厂起就一直存在,困扰了十多年了。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在会上提了出来,没想到问题很快就解决了。”提及自己参加的“企业家接待日”活动,湖南日恋茶油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文姣很是欣喜。
2023年9月,王文姣在参加第十期“企业家接待日”活动时,提出了公司的诉求:邵阳县九公桥厂区内有一根35千伏高压电线杆,存在安全隐患,并影响正常生产,请求迁移电线杆。会后,市工商联联合邵阳县政府以及国网邵阳供电公司到现场开展调研,在核实协商后紧锣密鼓地开展高压电线杆迁移工程,最终促成问题解决。
同期参与活动的,还有湖南宝东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晚秋。当时,受多重因素影响,生猪价格持续低迷,该公司下游的众多生猪养殖户急需资金来维持产能,王晚秋便提出请求金融机构针对生猪养殖企业开展生猪活体质押融资的诉求。
会后,组织“企业家接待日”活动座谈的市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与中国人民银行邵阳市分行对接,并与其他银行展开协调推进,为该公司的下游生猪养殖户量身定制金融产品和服务方案。很快,中国农业银行邵阳分行推出无抵押、无担保的“智慧畜牧贷”。
“座谈会上政府得知公司难处,不仅帮下游的养殖户顺利申领到了‘救命钱’,全市有困难的生猪养殖户都可以申请到这个贷款。”王晚秋说道。目前,“智慧畜牧贷”累计发放资金2300万元,全市生猪市场已逐渐回暖,养殖户们顺利渡过难关。同时,湖南宝东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座谈会上提出了请求协助申报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需求,在市农业农村局的帮助下,2024年5月,宝东农牧顺利通过审定,荣获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称号,成为全市仅有的7家获此殊荣的企业之一。
结合“企业家接待日”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民营企业反映问题——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收集问题——市委、市政府领导现场交办问题——职能部门研究解决问题——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牵头回访”的工作机制,坚持靶向发力、精准施策,有效破解制约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堵点、痛点、难点。
截至目前,“企业家接待日”活动共对36个问题进行专题督办,企业诉求平均办理时间减少25%;为湘林集团、玉新药业、金锣湾置业等18个企业解决23个重大疑难问题。
从解决“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
从不起眼的小事到关乎全局的大事、从阻碍当前运营的小问题到制约长远发展的大问题,随着活动举办经验越来越成熟,大家对“企业家接待日”的期待也越来越高,怎样让这一优化营商环境的“品牌”发挥最大功效?
在多期的“企业家接待日”活动诉求清单中,人才问题较为突出,成为制约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湖南银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请求支持引进高层次人才;洞口县士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请求推动校企合作,为企业培养和输送电商人才……类似诉求源源不断。
为此,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各企业诉求的承办单位,一方面开展“一对一”的精准服务,帮助企业做好急需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推进其与各高校洽谈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另一方面多方联动,研究制定并出台《邵阳市人才引进实施细则》,同步建立多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室),有效推动人才引进这一共性问题的解决。
“对个性问题,我们贴近服务,协调各种资源全力解决。对共性问题,还是需要多部门协同发力,并且提供政策层面支持,靠创新解决。”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傅丽华表示。截至目前,“企业家接待日”活动已促成标准化厂房装修补贴、宝庆人才认定、二手车流通管理等12类共性问题的解决,形成通用型办理措施15条。
为进一步推动活动实效,2025年起,“企业家接待日”实行市委书记、市长“每半月轮流接待”机制,市委书记、市长将在每月第一周和第三周的第一个工作日进行接待。开展“点对点入企解剖麻雀”把脉、“实打实现场办公”即时调度;在保留“面对面座谈”现场温度的同时,另开拓“键对键预约”“线对线接听”“屏对屏互动”的数字化通道。政企双向奔赴的“快车道”从固定会场延伸至企业车间、市直部门、异地邵阳商会,凝聚更大发展合力。
“营”在当下,赢得未来。政企沟通,久久为功,民营企业必将迎来发展之春。
| 记者:宁如娟 曾彥菲 通讯员 刘志成
| 一审:蒋玲慧
| 二审:袁进田
| 三审:刘成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