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广搜网 [] [会员注册]
您现在的位置: > 广搜网 > 焦点新闻 >安全物联网如何让科技温暖生命?“新质学堂”新一期开讲

安全物联网如何让科技温暖生命?“新质学堂”新一期开讲

来源:广搜网  日期:2025/3/30 18:10:25   浏览次数:1    我要收藏

安全物联网如何让科技温暖生命?“新质学堂”新一期开讲
杭州市余杭区科协
当监测传感器化身“山体翻译官”,当AI智能体成为“桥梁保健医”,城市安全正被重新定义。3月27日,在余杭区人大代表联络总站举办的“新质学堂”第二季第二期活动中,杭州鲁尔物联创始人、董事长胡辉以《揭秘“安全物联网”:用科技为城市编织“安全守护网”》为主题,用一场充满科技温度与人文关怀的演讲,为人大、企业代表以及青年科技工作者和中法航空学院、杭州狄邦文理学校学生代表揭开了城市安全背后的数字神经网。



本期活动由浙江省科普联合会、浙江省科学传播中心、潮新闻、浙江电视台教科影视频道、余杭区科学技术协会、余杭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联合主办,浙江省绿色科技文化促进会、杭州鲁尔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未来科技城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促进会协办。

“科技不是冰冷的代码,而是守护生命的温暖力量”,胡辉在主题分享中讲述了自己从德国留学归国后的创业初心。这位德国海归博士的创业故事始于一场生死考验,硕士时期在四川雅安遭遇的塌方险情,让他深刻意识到:防灾减灾领域亟需从“事后救灾”转向“事前预警”。



2013年,胡辉首次提出“安全物联网”概念。他将这一技术生动比喻为城市的“神经网”:以传感器为“感官”捕捉物理空间的细微变化,通过数据“信号”传递信息,依托算法“大脑”实现智能分析,最终构建起一套能自主预警风险的智能监测系统。该系统专注于物理空间安全防护,通过实时监测与数据分析提前预判隐患,例如为山体配备“健康监测仪”预警滑坡风险、给桥梁安装“动态心电图”追踪结构安全、化身河道“移动巡检员”定位水质污染源,或是担任工厂24小时“AI安全员”,从设备振动中预判故障,实现千行百业的风险防控前移。

胡辉表示,安全物联网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传感器、传感器加算法、传感器加AI模型。如今鲁尔已经处于第三阶段,其产品形态由智能感知终端、垂直领域大模型、AI智能体构成,并以AI驱动、跨领域知识融合、预测性维护作为技术特征。鲁尔建立了首个安全物联网垂直领域大模型。相比于一般的大模型,垂直领域大模型需要专业知识图谱,在专业领域具备一般的大模型所没有的专业数据与更可靠的预测能力。

胡辉指出,科技不是炫技,而是真正创造价值,解决实际问题。2021年5月13日,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辰阳镇王家坪村10组,因连日暴雨引发山体滑坡。因杭州鲁尔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在当地部署的裂缝监测仪和山体滑坡预警系统提前预警,受威胁的37户97名群众全部脱离危险。这正是鲁尔物联“用科技守护安全”价值理念的最佳例证。

除了自然灾害预警,安全物联网在环境保护、交通设施、水利设施、工程建设、工业安全等场景有广泛的应用,助力提升城市的安全韧性。

分享中,胡辉对安全互联网的未来进行了展望:在未来,每条路、每座桥、每栋楼,都能拥有智能安全保障。“安全是发展的基石。每个人都是安全的‘共建者’。”据悉,鲁尔物联研发的安全物联网系统已覆盖全国30余个省市、12万套终端设备、百余次成功预警,挽救了数千人生命,其构建的“数字安全防线”正从浙江走向世界。



浙江省科普联合会会长、十二届省政协副主席周国辉对活动进行了总结点评。

周国辉会长说,在座的大中学生才是未来科技变革的风向标。我们在享受科技变革带来的诸多便利之余,更应坚守初心、怀揣梦想、乐于奉献、心存希望。这不仅是科技发展的本质所在,更是科技人文精神的生动诠释。他以鲁尔物联“十年磨一剑”的成长轨迹为例,强调科技企业的成功不仅在于技术创新,更在于始终秉持科技服务社会、创造美好生活的核心价值。这种将人文精神融入科技发展的理念,为我们的科普工作提供了鲜活的实践样本——科普不应仅是技术知识的传播,更需诠释科技如何为社会服务、如何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

关于企业发展,周国辉会长指出,生活不仅充满阳光雨露,挫折亦是促进成长的养分。只要方向正确、路径选择得当,并秉持专注与长期主义精神,企业的发展必定能够迈向成功。他强调,杭州“六小龙”企业的崛起正是长期培育的必然结果:政府部门致力于营造优质的发展环境,创业者则需要通过长期的磨砺与积累,逐步实现从全国领先到全球竞争的跨越。这种政企协同的发展模式,正是杭州迎来辉煌时刻的重要支撑。



现场,在与杭州狄邦文理学校60余位高中生的交流中,周国辉会长表示,当前城市许多中学生生活优渥,但仍面临着学业压力。他鼓励在场的学生们要怀抱梦想和理想,去应对和突破学业的压力,要树立起学习是为了奉献社会的精神品格。同时,政府、社会和学校应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与成长规律,采用符合教育规律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环境。他建议学科教育应与社会需求相结合,鼓励科技企业负责人进校园担任“科技副校长”,并利用企业的科研生产场景,为学校开设“第二课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技发展现状,培养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

>> 更多相关信息:
在百度中搜索安全物联网如何让科技温暖生命?“新质学堂”新一期开讲    在好搜中搜索安全物联网如何让科技温暖生命?“新质学堂”新一期开讲
在必应中搜索安全物联网如何让科技温暖生命?“新质学堂”新一期开讲    在搜狗中搜索安全物联网如何让科技温暖生命?“新质学堂”新一期开讲


广搜网

QQ:3864692706

请所有会员信息发布时严格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违规信息!投诉邮箱:386469270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