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广搜网 [] [会员注册]
您现在的位置: > 广搜网 > 焦点新闻 >政企村农协作,浙江乡村探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政企村农协作,浙江乡村探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来源:广搜网  日期:2025/4/3 16:51:33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政企村农协作,浙江乡村探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浙江日报
潮新闻 记者 朱承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还提出,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当前,谢径安·传化农创村正探索出一条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新路。

谢径安·传化农创村。受访者供图
走入谢径安传化植物科学中心的育种科研温室,青年科研人员正悉心照料来自多家科研院所及科创企业最新培育的试验品种。1.5万方的数字种苗工厂内,自动化播种设备以每小时12万粒的速度精准作业,通过智能系统就能调控温室内的“光温水肥气”,大棚的各项指标都在大屏之上实时显示。
4月2日,多位科学家、多家科创企业签约入驻谢径安传化植物科学中心。新型RNA生物农药研发、高糖大豆种质创新、彩色油菜种质创新、秸秆资源化利用、植物环境模拟实验、抗倒伏玉米种质创新、分子设计育种、天然芳香提纯研发等八个科研项目在此正式落地。“我从事科研已经30余年,选择创业就是希望能够让科研落地,把论文写到大地上。谢径安是一片施展理想抱负的热土。”硅羿科技董事长唐雪明博士表示。
“选择谢径安,是我们综合考量的结果。”湘湖实验室生物种业研究院副院长袁凤杰博士谈到,从前受限于地域、气候,一年在大田至多完成两季大豆的种植,即便冬季赶赴海南南繁,也最多再增加一季,“但在谢径安,我们能实现‘四季耕耘’,速度快了一倍。”虽然年初才入驻谢径安·传化农创村,但借力科研温室,他们已经完成一季大豆的试验种植,“我们研发的大豆新品种预计将于明年试验形成稳定的高世代品系,届时,借助传化育繁推一体化优势,将惠及更多农户,也让好品种走进千家万户。”
“乡村振兴必须跳出‘单打独斗’,以系统思维凝聚合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萧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萧山区与传化集团深度合作,坚持“科创+农创”双轮驱动、“普惠+共享”保障民生、“跨界+融合”拓展内涵,在谢径安创新构建了“政府主导、企业驱动、村农主体、公益赋能”的多主体共建共享模式,探索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
2023年6月18日,由传化集团与萧山区政府合力推进的谢径安·传化农创村正式启航,通过“政企村农”模式推动乡村振兴,注重多元主体协同而非简单输血。项目启动以来,吸引了一批批科学家、农创客相继落户,同时带来科创、农创项目。据统计,正式运营一年多时间就吸引39家企业入驻,新增年产值超1亿元,直接带动村民增收15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330人次。
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认为,乡村要振兴,首先要因地制宜践行新质生产力,树立科技立村、产业立村的理念。他分享了四点经验。
一是模式先行、规划先行,探索“政企村农”共建。具体而言,就是在“政企村农”多主体协同发展模式的创新设计中,政府发挥资源配置主导作用,提供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传化发挥市场运作优势,驱动乡村产业发展;村集体和村民积极参与,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
二是科技立村,产业立村,形成科创驱动、产业带动,“科创+农创”协同发展。
三是发挥企业的优势。比如结合农村、农民弱小散的特点,传化创造了前端抓科技,后端抓流通,中间带动农民来参与的“抓两头带中间”方式。
四是企业与政府一起参与乡村的改造,还乡村本来的面貌,把“记得住乡愁”写在这片大地上。
据了解,谢径安通过未来3-5年的努力,预计引入 200家企业,培育100个村民创业项目,带动就业2000人,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较2021年增长十倍,村民可支配收入翻一番。

>> 更多相关信息:
在百度中搜索政企村农协作,浙江乡村探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在好搜中搜索政企村农协作,浙江乡村探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在必应中搜索政企村农协作,浙江乡村探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在搜狗中搜索政企村农协作,浙江乡村探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广搜网

QQ:3864692706

请所有会员信息发布时严格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违规信息!投诉邮箱:386469270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