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广搜网 [] [会员注册]
您现在的位置: > 广搜网 > 营销知识 >围棋里的乾坤

围棋里的乾坤

来源:广搜网  日期:2016/7/6 19:27:08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围棋里的乾坤
围棋是我们中国古老的策略游戏,围棋的变化更加复杂多变。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棋盘游戏。但这其中的包含的乾坤你有知道多少呢。围棋[wéi qí]


25
上传视频
国际通行棋种展开7个
秒懂TA
作为棋类鼻祖,世界上最复杂的棋盘游戏,围棋因何能申遗成功?
02:45
代表人物
中国古代五位棋圣,清朝就有三位,新一代的棋圣又是谁?
02:35
传承保护
“四艺”之一,桌面游戏围棋,为什么能被称为中国国粹?
02:44
文化特征
技进乎道,艺可通乎神,围棋为何是中国思想与文化的象征?
02:50
文化特征
技进乎道,艺可通乎神,围棋为何是中国思想与文化的象征?
02:50
主要流派
布局引导棋局,围棋中常见的七大布局流派,到底有何不同?
02:40
延伸阅读
他一生只为做好一枚棋子,一颗价值上千元,曾作为国礼送给日本
03:16
查看全部

9015
987
围棋,国际通行棋种,世界上最古老的棋类游戏之一,是具有高度文化色彩的智力竞技项目,流行于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它是中华民族发明的迄今最久远、最复杂的智力博弈活动之一。南北朝时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流传到欧美各国。 [1] [2] [3-4]
围棋使用矩形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圆形棋子进行对弈,正规棋盘上有纵横各19条线段,361个交叉点,对局双方在棋盘的交叉点上轮流下子,每次只能下一子,落子后不能移动,终局时以目数多者为胜。因黑方有先手优势,故规定局终时黑方要贴目给白方。中日韩等不同国家制定的竞赛规则略有不同。 [4] [6]
围棋的世界性组织为国际围棋联盟。该组织成立于1982年。世界围棋职业比赛始于1988年。2010年和2023年,围棋两次被设为亚洲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 [36] [56] [62]
围棋棋理博大精深,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被列为“琴棋书画”四大文化之一,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体现。2008年,入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3] [12]
中文名围棋
外文名Go(英语)
Weiqi(英语)
Baduk(英语)
囲碁(日语)
??(韩语)
别    名弈、碁、手谈、坐隐、烂柯、星阵、黑白、方圆、乌鹭、弈棋 [1]
类    别智力运动
起源时间约4000年前
起源地中国
棋    盘19×19道格状棋盘
棋    子黑白二色圆形棋子
目录
1历史沿革
?起源
?发展
?传播
2硬件要求
?棋盘
?棋子
?棋桌
?棋钟
3游戏规则
?行棋规则
?胜负判定
?竞赛规定
4重要赛事
5组织机构
6代表人物
7等级称号
8专业术语
9项目文化
?书谱文献
?文化内涵
历史沿革


起源
围棋起源于中国,中国古代称为“弈”,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是棋类之鼻祖。先秦典籍《世本》记载:“尧造围棋,丹朱善之。”晋代张华在《博物志》中继承并发展了这种说法:“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宋代罗泌在《路史·后记》进一步发挥说:“帝尧陶唐氏,初娶富宜氏,曰女皇,生朱骜狠、娟克。兄弟嚣张讼,嫚游而朋淫。帝悲之,为制弈棋,以闲其情。”日本也继承了这种说法。1727年,日本围棋四大门派掌门人本因坊道知、井上因硕、安井仙角、临门入签了一张承诺书:“围棋创自尧舜,由吉备公传来。”1964年版《大英百科全书》也采纳“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的说法,甚至将年代确切地定在公元前2356年。《美国百科全书》则将围棋起源时间定在公元前2300年。 [1] [7] [66]
除此之外,还有“战国人造围棋”“乌曹造围棋”“容成公造围棋”等说法。唐代皮日休所作的《原弈》认为:“弈之始作,必起自战国,有害诈争伪之道,当纵横者流之作矣。岂曰尧哉!”明代陈仁锡在《潜确类书》中又提出“乌曹作赌博围棋”。乌曹相传是尧的臣子,有的人又说他是夏桀的臣子。后来,董斯张的《广博物志》、张英的《渊鉴类函》等采录了这种说法。明代林应龙在《适情录》中认为,围棋是容成公发明的。《列仙传》记载:“容成公者自称黄帝师,见于周穆王,能善辅导之事。” [3] [6]
发展
春秋战国
围棋自诞生之后,到春秋初期,一直未有确切的文字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最初的围棋记载。例如《左传》中有“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的文字,《论语·阳货》载有孔子“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的话,《孟子》有记载“使弈秋诲二人弈”的故事,可见当时围棋已经流行。 [6]
历史上第一次可靠的涉及围棋的记载,是《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卫献公自夷仪使与宁喜言,宁喜许之。大叔文子闻之,曰:‘呜呼……今宁子视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定乎?必不免矣!’”此时是公元前548年。 [8] [40]
史料中第一位有名字的专业棋手叫弈秋,春秋时期齐国人。《孟子·告子上》载:“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6] [8]
秦汉
秦灭六国一统天下,有关围棋的活动鲜有记载。围棋这时在大多数人眼中只是一种微艺末技,也没有出现专门的棋艺理论著作。到了西汉时期,围棋传遍全国,出现了围棋名手杜夫子。晋代葛洪《西京杂记》卷二载:“杜陵杜夫子善弈棋,为天下第一。人或讥其费日,夫子曰:‘精其理者,足以大裨圣教。’”由于统治者不重视围棋,舆论也不看好,围棋发展缓慢。现在发现的最早的围棋实物是在汉景帝阳陵出土的一块陶制围棋盘的残片,同时出土的同坯的陶制六博片数量很多,完整无损的也不少,可见那时围棋之流行远不及六博。 [6] [8]
东汉时期出现了班固、李尤、黄宪、马融等一批围棋理论的奠基者,围棋逐渐为士大夫所重视。而东汉初年,社会上还是“博行于世而弈独绝”。直至东汉中晚期,围棋活动才又渐盛行。东汉王朝后,中国历史进入了动荡时期,文化思想活跃起来,围棋活动发展迅猛。 [6] [8]
早期的围棋盘有纵横十一、十三、十五、十七道几种。在考古发掘中从古墓里发现了十五道的围棋局,继而又发现了十七道的围棋局。在中国的西藏和南亚的尼泊尔一带,被称之为“藏棋”的围棋游戏,曾长期流行使用十七道线棋盘。大量的中国古代文献与出土文物证明,中国在两汉时代使用的围棋盘均为十七道线。两汉之际成书的桓谭的《新论》将棋手分为上、中、下三等。 [3] [41]
魏晋南北朝
三国时期,围棋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可以说,围棋在中国真正兴旺是在三国以后。随着人们对围棋娱乐性、趣味性和竞技性的认识的提高,围棋开始从各种游戏中脱颖而出,成为人们陶情怡性、丰富生活的最受欢迎的游艺活动。三国的魏、吴两国盛行围棋。魏以曹氏家族、“建安七子”为代表,曹操围棋水平也是可以和高手相媲美。东吴围棋风靡一时,名手辈出,也就出现了对局的记录,这就是围棋史上有名的“吴图”。 [6] [39]
西晋时期,围棋全面兴旺。上至帝王,下至黎民百姓无不好弈。东晋时期,棋风昌盛,逐步理论化,出现了王导、王恬、江虨等弈坛高手。此阶段最出名的品棋专家是范汪,曾与人合注《棋品》五卷(《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反映了西晋弈风的迅速发展。 [6]
魏晋上层统治者以棋设官,建立“棋品”制度,对有一定水平的“棋士”,授予与棋艺相当的“品格”(等级)。当时实行围棋九品制。魏时邯郸淳《艺经·棋品》中规定了九品的名称:“一入神;二坐照;三具体;四通幽;五用智;六小巧;七斗力;八若愚;九守拙。”围棋九品制在两晋已盛行。 [8] [41]
南朝围棋继两晋蓬勃发展的势头,出现了盛极一时的局面,朝廷设置了大中正、小中正官职,成为实行围棋九品制的管理机构。《南史·柳恽传》载“梁武帝好弈,使恽品定棋谱,登格者二百七十八人”。围棋的黄金时代实际上出现在宋、齐、梁三朝,尤以宋文帝、宋明帝、齐高帝、齐武帝、梁武帝在位时期为最盛,具有九大标志:一、南朝帝王比魏晋帝王更热衷、更着力于倡导围棋;二、围棋州邑的建立,皇家品棋活动的兴起,“逸品”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棋品制度进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三、围棋人口激增;四、高品棋手已形成了独特鲜明的个性与风格;五、围棋专著数量超过前代;六、形成了“天下唯有文义棋书”的社会风尚;七、南朝士人的围棋活动和棋品等级载入史册;八、出现了南北棋艺双向交流的局面;九、围棋文化向周边国家辐射。北朝帝王出身胡族,文化主流是儒教。儒家传统将娱乐之好规范在饮宴、琴书、射御之间,认为博弈有废事、赌博之嫌。这种观念限制了围棋的发展。 [6] [8] [41]
魏晋时代使用的围棋盘为十七道棋盘。在西晋刘宝墓葬中出土过总数为289个黑白子的陪葬围棋,这也验证了当时流行的是纵横十七道线的围棋。后来通用的十九道围棋,开始盛行于南北朝。当时围棋已经实行“座子制”,即在开局之前在棋盘的固定位置放上几颗棋子。研究者推断,晋代以前的围棋采用的是五个座子,即四角星位加中央天元。至少是从南北朝开始,在实际围棋对局中已经是只下到无争状态为止,即如现在那样收完官子为止。虽然终局时点数双方的子数多少而“子多为胜”,本质上要求“两溢”,但不是真的还在空内填子。数子时剔除相等的空,计数比较剩下的子,即等空比子法。这与现在的中国规则相比,每一块活棋要减2个眼位。 [3] [47] [50]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围棋大流行时期。三国历史人物,如曹操、曹丕、曹彰父子,孙策、孙权和吕范、诸葛谨、陆逊等东吴君臣,关羽以及诸葛亮、费祎两代蜀相,还有孔融、王粲、应瑒等建安七子,都好围棋;接下来的西晋,从司马炎开始,几代皇帝和大臣,以及竹林七贤等文人,无不好弈;到了南北朝,梁武帝、梁简文帝等帝王甚至亲自撰写棋书。 [39]
隋唐五代
隋朝的统一,恢复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儒家尊道卑艺的观念限制了围棋的发展。因此隋朝的弈坛一片沉闷。但此时十九道棋盘已确定了主导地位,取代了十七道棋盘。 [6]
初唐时,围棋活动由宫廷发起向民间传播,使对弈成为不仅仅是士族垄断的活动。盛唐时期,唐玄宗大力倡导围棋,创立了翰林棋待诏制度,这是中国围棋走向专业化、职业化的标志。“棋待诏”,官阶九品,与“画待诏”“书待诏”同属于翰林院,所以又被统称为“翰林”。至此,围棋手开始成为国家高级文职人员,从而确定了围棋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围棋步入又一个黄金时代。在“开元盛世”承平繁荣的社会环境下,在追求琴棋书画的艺术修养已成为社会上普遍的文化观念的情况下,围棋承续唐初的势头,更加普及开来,出现了蔚为大观的局面。“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国势大衰,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但人们的文化观念的惯性和社会文化生活的惯性,仍推动着围棋的发展。整个社会好棋嗜棋之风竟是有增无减,持续炽盛。晚唐时期,围棋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十分矛盾的现象:一方面是爱好者众多,显得十分繁荣,而另一方面则是格调靡弱,棋艺水平无所提高,停滞不前。唐朝时期,对外交流密切,围棋也被传出,传到了朝鲜半岛和日本。 [6] [63]
五代十国时期,由于晚唐社会好棋之风的影响,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围棋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所发展的。五代围棋的特点与晚唐围棋有许多相同之处,这就是爱好者众多,棋艺水平提高不大。同时,由于五代时期世风日下,人品卑浊,这又使得围棋格调更加孱弱。 [6]
隋唐五代时期围棋采用的是四个子的座子制,即对局时先在棋盘角上四颗星的位置交错放上四颗子,黑白各两子,类似对角星布局,以防止模仿棋。自唐以后计算胜负的方法从等空比子法逐渐变为等子比空法,即让棋盘上的子数相等,对消不计,计数比较剩下的空。一般做法是,下完棋后,把死子回填到自己的空里,使双方在棋盘上的子数一样,扣除眼位,然后比空决定胜负。 [47] [50]
宋元明清
北宋围棋一扫晚唐五代的卑弱之风,充满了活力和生机,出现了崭新的气象。宋初在宋太宗的提倡和影响下,文人士大夫都喜好围棋。北宋中后期,文人士大夫不仅风尚围棋,而且更加注重对棋观、棋理和棋趣的探讨和寻求。宋室南迁后,临安成为围棋活动的中心。南宋历朝皇帝多喜围棋,而尤以高宗赵构和孝宗赵眘为最。两宋围棋之风极盛,上至帝王公卿、文人士大夫,下至平民百姓、市井无赖,都不乏爱好者。同时,其时专业棋手理论修养较以前大为提高。根据《忘忧清乐集》,宋代围棋采用数路法计算胜负(参考),数空需扣除眼位、公气不计。 [41-42]
元代围棋发展的最重大事件,是《玄玄棋经》的出现。《玄玄棋经》约成书于元至正年间,明代《永乐大典》、清代《四库全书》均有收录,被历代棋家奉为典范。该书于日本宽永时代传入日本。日本还出了《玄玄棋经俚谚抄》,可见其影响之大。元代棋艺著作,除《玄玄棋经》外,尚有《通玄集》《清远集》《幽玄集》《机深集》《增广通远集》《自出洞来无敌手》等,这些集子撰人不可考,影响较小。 [41-42]
明朝围棋在朝廷的禁锢中曲折发展,围棋已经成为社会各阶层人民的传统爱好。明太祖朱元璋爱下棋,且善下模仿棋。明中期以前,朝臣中屡有围棋高手出现。到明武宗时,名手已多如牛毛,并逐渐开始形成流派,各派的棋风显示出不同的特点。据《弈旦评》《宛委余编博物志》记载,明武宗时,棋界形成三派:永嘉派,以鲍一中为代表;新安派,以汪曙、程汝亮为代表;京师派,以颜伦、李釜为代表。 [59]
清朝是中国围棋发展的鼎盛时期,取得了前代所无法比拟的成就。清代士大夫阶层,案头置一枰棋局,与典籍、文房四宝并列,成为知识与身份的一种标志。闲暇以围棋遣兴,已是官吏士绅家庭生活中极为普通的娱乐活动。在围棋广为普及的基础之上,清代接连出现了一些无愧于时代的国手。但清朝末期围棋逐渐衰落。从清末开始,随着交通工具的发达,中日两国开始频繁的围棋交流。日本围棋新法从此引入中国,为中国围棋的变革,注入了新的生命。 [60]
围棋计算胜负方式从明朝开始演变为单方点数,终局时任何一方只要实际地域超过361的中数即归本数180.5子,就是获胜。扣眼位也就变成了“还棋头”,即某方活棋数多一块,就减掉一子补给对方。黑白双方先后顺序也有变化。早先围棋没有规定黑先白后。《忘忧清乐集》中收录的宋朝的棋谱全部是黑先,而宋朝以前的棋谱黑先白先均有。明朝开始流行白先黑后。水平相当的(敌手棋),一般执白者先下;水平高的与水平低的下(饶子棋),高手执白,水平低者执黑先下。 [48-49]
近现代
近代以来,中国围棋经历了很长时期的低潮。清末宣统年间,日本的一个四段棋手高部道平来华,横扫中国棋手,把当时中国最高手打到让二子、三子。在20世纪50、60年代,中国棋手对阵日本超一流棋手几无胜绩。中国国内第一次举行正式围棋比赛,参赛者不足30人。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围棋事业的发展,中国围棋地位逐渐上升。 [55] [61]
中华民国时期,围棋还保留四个座子的制度,虽然由于受到日本的影响,清末以后已经开始不设座子了,但在民间还是保留了座子习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正式废除座子制,还废除了还棋头,并实行黑先白后、黑方贴目的制度。 [47]
1988年,富士通杯和应氏杯两项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相继开赛,世界围棋进入了一个新时代。1988年也被称为“世界围棋元年”。 [56]
长期以来,围棋一直被看作是艺术、文化,而非竞技体育项目。直到2010年广州亚运会,围棋才首次成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62]
2015年10月,职业围棋选手樊麾以0比5完败于谷歌开发的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围棋”(AlphaGo)。这是人工智能首次在未让子的情况下击败职业围棋选手。2016年3月9日至15日举行的围棋人机大战中,阿尔法围棋以4比1的比分战胜了围棋世界冠军、韩国棋手李世石九段,在围棋上显示出赶超人类的趋势,标志着围棋进入人工智能时代。 [15] [19]
传播
围棋根源在中国,后以不同的途径、方式,或直接传入,或由其他国家和地方间接传到世界各地。围棋从中国向世界各地的转播总体分为四个阶段:公元2世纪前后,即东汉、三国时期,围棋开始向古代中国中原以外的民族地区传播;公元5世纪前后,即南北朝时期,围棋开始向周边国家传播;公元16世纪前后,即明清之际,围棋开始向欧洲国家传播;公元20世纪前后,围棋逐步走向世界。
其中,向朝鲜半岛的传播,在围棋传播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是围棋由中国向整个东亚地区传播的起点和桥梁。中国史学界和围棋界一般认为,围棋是在南北朝时期传入朝鲜半岛,并由此传至日本。传入日本后,随着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频繁与深化,日本棋艺水平迅速提升。唐朝时期,日本先后派出十九批遣唐使和留学生。其间,围棋不仅是游戏娱乐,更是他们留学和交往的重要内容。据记载,唐玄宗当太子时,就多次召随遣唐使来长安的日本学问僧辨正(一说弁正)切磋棋艺。日本天平年间(730年前后),圣武天皇在派往唐朝的留学生中,特意安排了一位名叫小胜雄的人专门学围棋。藏于日本奈良的正仓院古棋盘,相传就是唐玄宗赠予圣武天皇的礼物。 [2]
围棋在越南开展流传的情况未见史籍记载,但估计不会晚于12世纪。元代至元年间,曾派徐明善出使安南(即越南)。他在安南曾观当地贵胄子弟弈棋,作了《安南春夜观棋赠世子》一诗,中有“绿沧庭院月娟娟,人在壶中小有天。身共一枰红烛底,心游万仞碧霄边”等语,足见当时越南围棋已很流行,而且也很讲究高雅的情趣。明代郑和下西洋时,曾看到围棋在东南亚国家很受欢迎的情况。据随同郑和下西洋的马欢在《瀛涯胜览》中记载:“三佛齐国俗好……弈棋。”三佛齐国即今印度尼西亚的一部分。这说明围棋在明代以前,就已传入东南亚各国。 [64]
围棋传到欧洲的时间有不同的说法,葡萄牙航海家门德斯·平托在他的《费南·门德斯·平托航海记》中说,16世纪时,葡萄牙航海人员曾在日本学过围棋,并将它带到了欧洲。一般认为,围棋传到欧洲是在17世纪中叶。最初把围棋介绍给欧洲的是三位传教士:意大利的利玛窦、比利时(一说法国)的金尼阁和葡萄牙的曾德昭。他们都来过中国,都是受罗马教廷派遣的耶稣会教士,且都在著述中讲到围棋。《利玛窦中国札记》(中译本)第一卷第八章《关于服饰和其他习惯及奇风异俗》中,就记述了当时中国围棋活动的情况,包括围棋的基本特点、规则和着法等。17世纪,欧洲对围棋的了解基本来自利玛窦的描述。直到1694年,得益于到访伦敦的中国天主教徒沈福宗的帮助,英国东方学家托马斯·海德(Thomas Hyde)在其名著《东方游戏》(又译作《东方局戏》)中提供了有关围棋的新资料、新描述。尽管此书关于围棋的表述并不完整甚至有失误,但在围棋史上仍占有重要位置——其比利玛窦的记述为更多人所知,使围棋在欧洲人眼中被视为一项严肃的游戏。 [2] [64]
到19世纪,有关围棋的准确信息主要通过被派往中国、日本等国的外交官传至欧洲,且开始出现中、日两种同源但不同规则的围棋传播体系。汉学家、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赫伯特·艾伦·翟理斯(Herbert Allen Giles)于1877年所写的《围棋,中国的战争游戏》第一次用英文对围棋作出完整准确的说明。同年,担任清朝驻法国等欧洲国家外交官的陈季同,则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式围棋在欧洲的发展。他于1895年所写的《中国人的家庭生活》一书中,有一节专门介绍了围棋,成为第一本由中国人为西方读者撰写的提到围棋的书。 [2]
围棋运动现已遍布世界各地,而在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最为兴盛,在西方各国也已相当流行,东南亚正在发展中。这些国家有许多棋手,经常举行围棋比赛。 [2] [64]
硬件要求


棋盘
围棋棋盘别称“棋枰”,以木制为宜,略呈长方形。上面横竖各画19条平行线,构成361个交叉点。盘面上标有9个小圆点,称为星位,中央的星位又称“天元”。下让子棋时所让之子要放在星位上(让先除外)。
棋盘总长46厘米,总宽43.3厘米,厚度3厘米或3厘米以上。棋盘整体形状以及每个格子纵、横向相比,横向稍短,通常为每格2.4厘米×2.3厘米。线宽1毫米,“星”小圆点直径2.5毫米。棋盘可分为“角”“边”以及“中腹”。另外,围棋启蒙学习中有13×13、9×9路棋盘,现代出土文物中还有罕见的15×15、17×17路棋盘。 [23] [49]
棋子
围棋棋子也称“棋石”,分黑白两色,数量以黑子181个、白子180个为宜。棋子呈扁圆形。直径约2.18厘米,中心厚度约1厘米,每子重量约6克。中国一般使用一面平、一面凸的棋子,日本和韩国则常用两面凸的棋子。古代棋子有用水晶、玛瑙、玉石、贝壳等材料制作;现代流行的优质棋子有云子和玉石子,普通棋子则用玻璃、陶瓷、塑料等材料制成。日本棋子多用那智石、蛤贝或烧料制成。韩国则多用电气炉工艺制作而成的将石。 [1] [49]
棋桌
围棋棋桌用于放置棋盘和棋盒。比赛的棋桌有两种,一种为桌面就是棋盘,另一种为桌面有装置可妥善固定棋盘。围棋标准比赛用桌,长90至120厘米,宽46至50厘米,高65至70厘米。 [3]
棋钟
围棋棋钟也叫计时器,在正式的比赛中可以使用计时器对选手的时间进行限制。专用棋类比赛钟由两个钟面、两个按钮组成,能够一停一走或同时停止。比赛时,棋钟通常置于白方视角的棋盘右侧。非正式的对局中一般不使用棋钟。
读秒时使用一般的秒表。秒表有机械秒表和电子秒表两种,测量读数一般在百分之一秒以内,表盘读数一般短于30分钟。基层比赛也可用手表代替。 [1] [5]
游戏规则


行棋规则
基本下法
1.对局双方各执一色棋子,黑先白后,交替下子,每次只能下一子。
2.棋子下在棋盘上的空格非禁着点的交叉点上。
3.棋子下定后,不得再向其他位置移动。
4.轮流下子是双方的权利,但允许任何一方放弃下子权而使用虚着。 [6] [43]
棋子的气
一个棋子在棋盘上,与它直线紧邻的空点是这个棋子的“气”。棋子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同色棋子存在,则它们便相互连接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的气也应一并计算。棋子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异色棋子存在,这口气就不复存在。如所有的气均为对方所占据,便呈无气状态。无气状态的棋子不能在棋盘上存在。 [6] [43]
提子
把无气之子清理出棋盘的手段叫“提子”。提子有两种:
1.下子后,对方棋子无气,应立即提取;
2.下子后,双方棋子都呈无气状态,应立即提取对方无气之子。 [6] [43]
禁着点
棋盘上的任何一点,如某方下子后,该子立即呈无气状态,同时又不能提取对方的棋子。这个点叫作“禁着点”。禁着点禁止对方下子。 [6] [43]
禁止全局同形
着子后不得使对方重复面临曾出现过的局面。 [6] [43]
终局
1.棋局下到双方一致确认着子完毕时,为终局。
2.对局中有一方中途认输时,为终局。
3.双方连续使用虚着,为终局。 [6] [43]
胜负判定
围棋现存在三种计算胜负的规则。中国大陆采用数子规则,中国台湾采用应氏计点规则,日韩采用数目规则。因为黑方先行存在一定的优势,故所有规则都采用了贴目制度。 [20-21] [57]
中国规则
1.对子棋先手方贴3又3/4子。第一步,把死子提掉。第二步,只数一方围得点数并记录下来(一般围得点以整十点为单位)。第三步,如果数的是黑棋,再减去3又3/4子,如果数的是白棋,再加上3又3/4子。第四步,结果和180又1/2(棋盘361个点的一半)比较,超过就算胜,否则判负。黑目数超过184.25子即胜,而白只需超过176.75子即胜。通俗来说为白棋177子为胜,黑棋184.5子为胜。
2.让先与让子。让先不贴目,让子要贴还让子数的一半(就当被让方是预先收了单官)。 [5] [6] [43]
日韩规则
日本和韩国规则是一样的,判定胜负采用数目法,先手方终局要贴6目半。终局时,先数一方的目数并记录下来,再数另一方的目数并记录下来,然后黑棋减去6目半,最后和白棋比较,多者为胜。
日本围棋规则规定“公活无目”,还有“不提三目”的规定。韩国围棋规则也规定“公活无目”,不过把“不提三目”改为“不提两目”。 [22] [44-46]
应氏规则
应氏规则的计算准则:子空皆地、填满计点。填满:双方棋子各自填完后,有余空称为“胜空”,有余子称为“负子”。邻界黑白兼有之双活空,称为“分空”,双方各填其半。仅有唯一分空时,双方不得填子。区位:胜空应位于角点,如无角点改于边点。负子填入对方胜空。局差还点、时差罚点,2点折1子,分区填于胜空或分空邻近之腹点。计点:胜负之点数以“差值”为准。胜空差值为1点,负子、还子、罚子,每子2点。无差值之棋局,双方域点相等,称为“和棋”。 [51]
竞赛规定
先后手的确定
对局的先后手,由大会抽签编排或对局前猜先决定。
贴子
为了抵消黑方先手的效率,正式比赛在终局计算胜负时,黑方需贴出3又3/4子(7目半);日韩规则黑方需贴出6目半。
计时
计时是保证比赛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之一。一切有条件的比赛应采用计时制度。
时限:根据比赛性质的不同,应事先规定一局棋的每方可用时限。棋手用时不得超过规定时限。规定一局棋的时限可长可短,基层比赛可规定为1-2小时,全国比赛要求在当天之内结束。
读秒:在采用读秒的比赛中,应事先规定在时限内保留几分钟开始读秒。全国比赛保留5分钟读秒,基层比赛亦可保留1分钟开始读秒。读秒时,凡一步棋用时不足1分钟的不计时间。每满1分钟则在保留时间内扣除1分钟,但不得用完规定时间。读秒工作由裁判员执行,在30秒、40秒、50秒、55秒、58秒、1分钟时各报秒一次。每扣除保留的1分钟,裁判员应及时通知棋手“还剩X分钟”。最后一分钟读秒的方式是30秒、40秒、50秒,然后1、2、3、4、5、6、7、8、9……以准确的语声逐秒报出。最后的报法是“10,超时判负”。快棋比赛的读秒办法,可根据具体情况由竞赛大会另作规定。 [43]
附:在使用计时器(棋钟)的比赛里,须于落子之后才能按计时器。在包干制(规定双方基本时限)的比赛里,规定了下棋和按钟必须是同一只手,不得一只手下棋,另一只手按钟。 [65]
终局规定
1.无单官或其他官子时,为终局。
2.对局中,有一方中途认输,为终局。另一方中盘胜。认输就是将两个自己的棋子放在右下角。
3.凡比赛一方弃权或因各种原因被裁判员判负、判和的对局,也作终局处理。
4.双方确认的终局,确认的次序应是,先由轮走方,后是对方以异色棋子一枚放于己方棋盘右下角的线外。
5.活棋和死棋:终局时,经双方确认,没有两只真眼的棋且不在双活状态下的,都是死棋,应被提取。终局时,经双方确认,有两只真眼或两只真眼以上都是活棋,不能提取。所谓的真眼就是都有子连着,且对方下子不能威胁到自己。 [5] [6] [43]
对局暂停和封棋
规定有暂停的比赛对局中(如一日制比赛,中午须暂停等)暂停时间不计入对局时限。重大的比赛,可采用封棋制度,当比赛到规定的封棋时间,而对局尚未结束。已下过子的一方应立即退场,轮下子的一方思考后,把准备下的点写在记录纸上,然后密封交裁判员。续赛时,裁判员当场启封,按所标记的位置下子,比赛继续进行。 [5] [6]
赛场纪律
1.在比赛中下假棋、搞君子协定等作弊行为,一经查实,可对有关棋局立即判负或判双方负。如现场已经宣布了比赛结果,已经按这一结果进行了下一轮抽签,甚至在经过数局之后才证实作弊行为,仍允许作出部分或全部取消单方或双方成绩的处罚。情节严重的,允许作出今后的停赛处罚。
2.棋手报名参赛后,无正当理由,部分或全部退出比赛除对有关棋局判负之外,允许作出今后的停赛处罚。
3.对于比赛中严重妨碍对方思考和扰乱赛场秩序的行为,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允许判警告一次或判负。
4.比赛中和暂停时,当局者与其他人议论该局或者查阅有关资料的,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允许判警告一次或判负。
5.比赛中禁止参赛者与其他人谈论与当时对局有关或与自己团队有关的内容。实属必要的谈话,应经裁判长许可并在裁判员监督下进行。一般情况下不得超过2分钟。违反者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允许判警告一次或判负。
6.无正当理由不参加竞赛规程规定的开、闭幕式和其他礼仪性、公益性、宣传性活动的棋手,除通报批评之外,根据情节和社会影响的严重程度,允许作出降一个名次发放奖金及停赛处罚。
7.在赛场中禁止正在参赛的棋手的手机发出响声,初违者判警告一次,再违者判负。凡注视手机屏面显示内容的,一律判负。已赛完的棋手及不参赛的棋手在赛场中使用手机的,由大会通报批评。
8.棋手在对局中违反赛会禁烟规定而吸烟者,判警告一次。再违者判负。 [5] [6] [43]
对局者的权利和义务
1.读秒时,有询问己方还剩几分钟的权利。
2.如出现足以妨碍自己正常比赛的现象或发现问题,有向裁判员提出意见的权利。但除较紧迫的事件外,对局者应在自己走棋的时间内提出。
3.终局计算胜负时,对局者有要求纠正数子和计算胜负失误的权利。
4.裁判员作出判决,对局者必须服从,如有疑义应通过组织程序立即向大会提出申诉。
5.对局者有遵守赛场纪律的义务。
6.在对手离席时下的子,有告诉对方棋子下在哪里的义务。
7.比赛终局后,对局者有整理好棋具和立即退场的义务。 [5] [6] [43]
行棋规定
1.一方并未表示弃权,另一方连走二步,判连走二步者为负。
2.棋子下完后,又从棋盘上拿起下在别处。判棋子放回原处,警告一次。如棋子确实是掉落的原因,允许其拣起后任选着点。
3.对局中途发现前面下的棋子已有移动,在征得对局者一致意见后,可判移动之子挪回原处,或者判移子有效。在对局者意见不一致时,应立即报请裁判长处理。裁判长可根据移动之子对棋局进程的影响程度,判:移动之子挪回原处;移动之子有效;和棋;重下;如属故意移子,应判移子者为负。
4.对局中,因外界不可抗拒的原因导致棋局散乱,应经双方复盘确认后,继续比赛。如双方没有能力复盘,则判和或重下。如对局者确属无意散乱了棋局,可复盘续赛。不能复盘的,则判散乱棋局一方为负。如对局一方故意散乱棋局,判负。
5.下子后,误将对方有气之子提取,判误提者警告一次,把有气之子放回原处。
6.棋子下子在禁着点上,判着手无效,弃权一次。
7.劫争马上回提,判回提者着手无效,弃权一次。终局时,按照禁止全局同形再现的原则,不允许以“假生”作为活棋。对双方互不相让的三劫循环、四劫循环、长生、双提二子等罕见特例,可判和棋或者重下。根据禁止全局同形再现的原则,对局者不得将其作为不能终局的理由。 [5] [6] [43]
其他
1.凡裁判法所未包括的犯规现象,裁判员根据总则或竞赛规程的精神,作合理的判决,对不能确认的判例,应及时申报裁判长处理。
2.对局者被判的警告,应记录在案,在一局棋里满二次者,判该局为负。 [5] [43]
重要赛事


世界围棋大赛
赛事类型
赛事名称
男子赛
女子赛
个人赛
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
富士通杯世界围棋锦标赛
翠宝杯世界女子围棋锦标赛
三星杯世界围棋公开赛
LG杯世界围棋棋王赛
宝海杯世界女子围棋锦标赛
春兰杯世界围棋锦标赛
东洋证券杯世界围棋锦标赛
兴仓杯世界女子围棋锦标赛
丰田杯世界围棋王座战
中环杯世界围棋锦标赛
东方航空杯世界女子围棋锦标赛
BC信用卡杯世界围棋公开赛
百灵杯世界围棋公开赛
正官庄杯世界女子围棋锦标赛
梦百合杯世界围棋公开赛
天府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
穹窿山兵圣杯世界女子围棋赛
新奥杯世界围棋公开赛
衢州烂柯杯世界围棋公开赛
吴清源杯世界女子围棋赛 [27-30]
团体赛
农心杯世界围棋团体锦标赛
珠钢杯世界围棋团体锦标赛
黄龙士杯世界女子围棋团体锦标赛
中日围棋擂台赛
中韩围棋擂台赛
天台山世界女子围棋团体锦标赛
SBS杯三国围棋擂台赛
真露杯三国围棋擂台赛
湖盘杯世界女子围棋擂台赛 [30-31] [32]
组织机构


国际围棋联盟
国际围棋联盟(IGF),即国际围棋联合会,1982年3月成立,总部设在日本东京。截至2023年,国际围棋联盟已有79个会员。 [35] [36]
世界国棋联合会
世界国棋联合会创建于2014年8月,原名为国际围棋队际赛委员会,是围棋队际赛的官方组织。 [34]
欧洲围棋协会
欧洲围棋协会是1957年成立的欧洲围棋组织,总部设在奥地利,至1983年已有13个成员国。 [36]
中国围棋协会
中国围棋协会是中华全国体育总会领导下的单项运动协会。1962年11月成立,设在北京。 [36]
日本棋院
日本棋院是日本规模最大的围棋组织。1924年7月成立,总部设在东京。 [36]
韩国棋院
韩国棋院是韩国规模最大的围棋机构。1955年成立,总部设在首尔。 [36]
奥地利围棋联盟
奥地利围棋联盟于1968年成立,设在维也纳,属下有多个围棋俱乐部。 [36]
荷兰围棋协会
荷兰围棋协会设在阿姆斯特丹,共有围棋俱乐部二十九所。 [36]
英国围棋协会
英国围棋协会设在英国康沃尔,负责英国围棋俱乐部工作。 [36]
法国围棋协会
法国围棋协会于20世纪60年代成立,设在巴黎,属下有三十多个围棋俱乐部。 [36]
美国围棋协会
美国围棋协会于1935成立,总部设在纽约,设有100多个分会。 [36]
代表人物


古今知名棋手
归属
古代棋手
现代棋手
中国
严子卿、王抗、萧衍、王积薪、顾师言、贾玄、刘仲甫、晏天章、钱仲益、李釜、王元所、黄龙士、徐星友、周懒予、周东侯、陶式玉、范西屏、施襄夏、梁魏今、程兰如、盛大有、过百龄、汪汉年、周小松、陈子仙 [38]
过惕生、刘棣怀、顾水如、陈祖德、吴淞笙、聂卫平、华以刚、王汝南、马晓春、曹大元、俞斌、刘小光、江铸久、钱宇平、常昊、罗洗河、周鹤洋、古力、孔杰、谢赫、胡耀宇、王檄、陈耀烨、朴文垚、时越、周睿羊、柁嘉熹、唐韦星、连笑、党毅飞、江维杰、芈昱廷、李钦诚、范廷钰、范蕴若、黄云嵩、柯洁、杨鼎新、谢尔豪、李轩豪、辜梓豪、丁浩、谢科、王星昊、芮迺伟、孔祥明、丰云、张璇、华学明、於之莹、周泓余、吴依铭、林文伯、周俊勋、张栩、黑嘉嘉、王元均、许皓鋐 [11] [18] [38]
日本
本因坊算砂、本因坊道策、本因坊秀策、本因坊丈和、井上幻庵因硕、本因坊秀和、本因坊秀甫、本因坊秀荣、本因坊秀哉 [38]
濑越宪作、吴清源、桥本宇太郎、木谷实、高川格、坂田荣男、藤泽秀行、林海峰、大竹英雄、石田芳夫、赵治勋、小林光一、武宫正树、加藤正夫、羽根泰正、淡路修三、小林觉、王立诚、山城宏、片冈聪、依田纪基、井山裕太、一力辽、羽根直树、高尾绅路、山下敬吾、谢依旻、仲邑堇 [10] [38]
韩国
朴球、道琳、李祠史、金玉均 [33]
赵南哲、金寅、徐奉洙、曹薰铉、刘昌赫、李昌镐、李世石、朴廷桓、申真谞、金志锡、崔哲瀚、姜东润、朴永训、睦镇硕、元晟溱、赵汉乘、宋泰坤、徐能旭、申旻埈、朴正祥、白洪淅、卞相壹、李映九、朴智恩、赵惠连、崔精、金彩瑛、吴侑珍、金恩持 [10] [57]
欧美
赫伯特·翟理斯、奥斯卡·科歇尔特 [2] [58]
麦克雷蒙、刘志远、帕沃尔·利兹、伊利亚·什克辛、阿里·贾巴林 [16]
等级称号


中国古代围棋手就分等级。魏晋时期棋手分九品,唐宋元明有棋待诏。古代棋艺家的最高荣誉是棋圣。而现代围棋有些赛事的冠军还有特定称号,即头衔。如中国有天元、名人、棋王、棋圣等头衔;日本有棋圣、本因坊、名人、十段、小棋圣(碁圣)、王座、天元等头衔;韩国有天元、新人王、王中王、名人等头衔。中国现代,大陆棋手实行的是段位制,分初段至九段九个等级;而台湾棋手实行品位制,分九品至一品九个等级。日本和韩国的职业棋手也实行九段制。围棋手等级除了段位,还有级位。段位和级位是表示围棋手水平高低的标志,从高到低分别为:职业段位,业余段位,业余级位。 [1] [23]
职业段位
中国职业段位用汉字表示,从高到低是:九段、八段、七段、六段、五段、四段、三段、二段、初段。中国围棋职业段位实施于1982年。业余棋手通过全国定段赛入段,职业棋手通过全国段位赛升段。2002年中国围棋协会出台升段新规定:凡获得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含亚洲杯)冠军的,一律晋升为九段;凡获得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两次(含亚洲杯)亚军的,也晋升为九段;凡在中韩新人王等双边对抗赛中获胜的,一律升为七段;凡获得女子世界职业锦标赛冠军的,慢棋一律升为六段,快棋一律升为五段。两次亚军可以折合成一次冠军计算。 [9] [53-54]
业余段位
2005年《中国围棋业余段位级位制》规定:业余段位共分七个等级,以阿拉伯数字表示,依次为7段、6段、5段、4段、3段、2段、1段。业余从1段开始,参加业余定段赛最高可以打到业余5段;业余6段的获得者必须是取得省级乃至全国性业余围棋比赛前几名的棋手或是围棋界的元老,水平差异很大,这些棋手的水平不一定强于一般的业余5段;业余7段的获得者必须是参加全国性围棋比赛并获得冠军。2022年中国实施业余8段制改革,业余8段成为中国业余围棋最高段位。日本棋院颁发给每届世界业余围棋比赛冠军业余8段。业余段位没有9段。 [17] [52]
业余级位
2005年7月1日生效的《中国围棋业余段位级位制》规定:段和级为围棋业余段位级位的基本单位。业余段位下设级位,级位可分为1级、2级、3级一直至25级,1级最高。但级位证书只印制1级、2级、5级、10级、15级、20级、25级等七个等级。业余级位与业余段位一样以阿拉伯数字表示。 [26] [52]
专业术语


长:也称伸、行,指紧靠着自己在棋盘上已有棋子继续向前延伸行棋。一般用于与对方接触交战的时候,便于将己方的子连成一片,更好地攻击对方。
立:与“长”有着微妙的差别,主要指向紧靠着自己原有的棋盘上的棋子方向向下或向边线方向的行棋。
尖:在己方原有棋子的斜上或斜下一路处行棋称为“尖”。由于尖的步调较小,人们也习惯地称它为“小尖”。
挡:就是直接阻挡对方侵入自己的地域或防止对方棋子冲出包围时,用己方棋子紧靠住对方的棋子的行棋方法。挡的作用也就是含义中所说的两点,一是阻止对方破自己的空,二是防止己方包围住的对方棋子冲出。
并:就是在棋盘上原有的棋子旁边的一线路上紧挨着下子。
顶:就是顶撞对方的棋子的着法,换一种说法就是在对方棋子行棋方向的棋子的头上下子。顶的特点是结实、厚重、具有先手意义。形式很多,有尖顶、鼻顶等。
爬:指一方的棋子在对方的压迫下,沿着边上低位,也就是一线或二线的位置上长。爬可以用于做活、连络、占地、搜根等。
关:指与自己在棋盘上的原有棋子隔一路行棋。
拆:就是以棋盘原有的己方棋子为参照在三线或四线上向左或向右间隔若干路开拆一着。拆子的距离间隔一路为拆一,间隔二路为拆二,间隔三路为拆三。拆常常用于扩张地域或谋得己方根据地,也有时用在扩大地域、求己方根据地和搜取对方根据时同用。
逼:是对敌方构成威胁的着法,大多数用于夺取对方做活的根据地。
封:指封锁敌方棋子向外部发展的着法。它的功能是防止对方棋子向中央发展。“封”还可以说是封锁住对方棋子的出路。在攻击中常用。
飞:“小飞”,是指在原有棋子的呈“日”字形的对角交叉点处行棋。“大飞”。它是指在原有棋子的呈“目”字形的对角交叉点处行棋。“象步飞”是在原有棋子的呈“田”字形状的对角空交叉点处行棋。“超大飞“是指比”大飞“更向前一格的位置行棋。
压:在己方有子力配合的情况下,将棋下在对方棋子的上面,主要作用是压制对方,扩张自己的外势。
飞压:采用“飞”的着法,兼起将对方压于低位的作用。
冲:指紧靠着自己在棋盘上原有的棋子向对方的“关”形中间的空交叉点处行棋。“冲”经常是运用自己强的一面去阻击对方,将对方的棋分成两块,以利于寻找机会消灭对方。
点:其作用一来可破坏对方眼位,二来可以用来窥视对方的断点或“薄弱环节”,以达到借机促使对方棋形尽早固定,以免将来多变的作用。同时,也是在对方阵势中,作试探。最后,侵略对方的阵地,从深处入手,非常严厉。点还有一种说法是指棋盘上的具体交叉点。如好点、要点等。
扳:双方棋子相互靠紧时,一方从斜线上向对方兜头下一子,以阻止对方的棋子出路的着法。因扳的方向不同,有内扳、外扳、上扳、下扳之分。在一方扳时,对方还有反扳、连扳的着法。
托:指在边角地带,紧挨着对方棋子的下边落子。具有占地、连络、攻击、腾挪、试应手等多种意义。
跳:形状与“关”形相同,都是在与原有棋子隔一路的位置上行棋。但一般情况下所说的关是含有向宽阔地带或中腹扩展的意味,而“跳”则一般用于双方对局彼此接触交战的时候,为逃出己方的棋子或者追杀对方薄弱的棋最常用到它。
退:在双方棋子接触时,将被对方挡住前进去路的子向己方原有棋子方向退回一着。
刺:在对方的断点、虎口附近或相当薄弱之处下一子,下一步能立即获得利益或分断对方。
靠:在有己方棋子作策应的情况下,紧贴对方棋子旁边下一子。
搭:在己方棋子与对方棋子间隔一路的情况下,紧贴对方棋子的两侧下一子的着法。也称作“搭靠”。
碰:在无己方棋子接应时,紧靠着对方的棋子旁边下一子,称为碰。
接:将可能被对方分断的棋子连接成一体的着法。
粘:指将被对方“打吃”的棋子与己方的其它棋子连接成一个整体的着法。
挖:在对方相隔一路的棋子中间下一子的着法。通常用在能够分断对方棋子的场合下。
打:也称“打吃”。在对方棋子只有两口气时,再下一子,使其仅剩一口气的状态。
双打:下一子同时打吃对方两边的棋子,形成两者必得其一的着法。
提:下一子,使对方的棋子立即呈现无气被吃状态,随即把被吃的死棋从棋盘上提取掉。
征:也称“征子”,是围棋中吃棋子的一种方法,俗称“拐羊头”。被征吃一方的棋子因只有一口气,若没有己方棋子接应,即使逃出,对方可按预定的行棋次序继续紧气追杀,最终会将其全部吃掉。
引征:在被征子行棋方向的前方下子,意在接应被征的棋子。
扑:故意在对方的虎口中送一子,迫使对方吃子而其自紧一气的着法。在双方对杀中常用来紧气和破眼。
倒扑:也称倒包。在对方虎口内下一子打吃对方,如对方提吃,仍可再吃掉对方若干棋子的着法。
双:也称“双关”,指由两个单关并列在一起的着法。
挺:也称“挺头”。防止己方的棋被对方扳住头而向前挺出的着法。
贴:指紧随其后贴住对方棋子下子的着法,俗称“后推车”。
枷:将对方的棋子虚罩在己方的势力范围之内,使其无法继续长气和逃出的着法。
渡:在棋盘三路以下的边线上,能使己方两部分棋子取得连络的着法。
盘渡:使不相连续的棋从沿边一路或二路渡过,转危为安。与一般的渡略有区别,往往须运用一定技法。
拐:双方棋子相互接触时,改变行棋方向,并挡住对方前进方向的走法。
团:将棋走成空三角或凝形的着法。通常在特定的场合下采用。
罩:在距对方孤棋外部较远处下子,将对方的棋子远远地笼罩起来,以威胁其安全的着法。
盖:俗称“盖帽”。紧挨敌子下一着棋,将敌子向外部或中央进展的路线直接挡住,不让其棋子向外出头。
镇:一方的棋子行在另一方向中腹关起的位置,这手棋叫“镇”。
平:在原有棋子旁边的同一路上(一般不与对方棋子相接触),紧挨着下一子。
挤:是从原来就有的己方棋子出发,继续向敌子集中的地方插进去,使对方原本连结的棋形出现断点或别的毛病,也就是促使对方补棋,有先手的意思。
断:也称“切”“切断”,是直接切开对方棋与棋之间的连络,使对方的棋分散开的行棋方法。有“跨断”“扳断”“挖断”“纽断”等。
跨:是对局的一方在有周围棋子援助的情况下,将己方的棋插到对方小飞的棋形中。
扭十字:对局双方将棋子走成互相绞断的“十字”形状。
相思断:断的一种。特点是无论对方怎样应接,其重要棋子最终仍无法摆脱被歼的困境。
虎:指的是在原来棋盘上呈尖形二子基础上,再下一着,使之构成“品”字形状。虎形三子由三面围拢中的空点叫虎口,虎口朝中央叫上虎,虎口朝边角则叫下虎。虎是用来使棋盘上己方的棋子连络,也是为了防止对方的棋子切断己方连络的手段,有时也作用在活棋中,由于虎状的棋子弹性丰富,适用于作眼,所以在活棋中经常被采用。
双虎:就是由三个棋子构成两个断点,三子呈连续小尖状,使其下一着棋可同时形成两个虎口。
玉柱:在角部或边上原有一子的基础上再下立一子的着法。用于加强己方的形势或稳固己方地域。
肩冲:在对方棋子的斜上方成“尖”形的位置上下一子。除用于削减对方的势力外,还可以用于扩展己方的势力。
尖侵:也称“肩侵”。在对方棋子成尖形的位置上下一着。多用于削减对方的形势或地域。
打入:直接深入对方控制的势力范围,以达到破空或攻击对方目的的着法。
分投:指在对方势力范围的中央一带下子,并且左右均留有开拆的余地。一般情况下,分投的棋子多数选择下在三线。
双飞燕:布局中常用的着法之一。当一方先占星位后,另一方分别在两边小飞挂,对其进行夹击。因棋形如同飞燕展翅,故而得名。
挂:也称挂角,是布局常用的行棋方法。就是在布局时,一方已有一子占角的情况下,另一方在其附近相差一、二路的位置上行棋。是为破坏对方完全占有角部而与对方分占角部的主要行棋方法。在三线上行棋的挂,叫“低挂”,在四线上行棋的挂,一般叫“高挂”。还有“二间低挂”“二间高挂”等。
夹:是对局的一方用两子将另一方的棋子夹在中间的行棋方法。有“一间低夹”“二间低夹”“一间高夹”“二间高夹”等。
反夹:是指当一方棋子被另一方夹住时,被夹的一方从对方棋的另一侧再夹对方一手棋。
倒脱靴:又称“脱骨”“脱壳”,一方先让对方提掉数子,然后又在已被对方提子的空位落子,再还提对方棋子的着法过程。
接不归:若干棋子被追杀,最终形成来不及连回去的状态。
打劫:双方可以轮流提取对方棋子的情况。围棋规则规定,打劫时,被提取的一方不能直接提回,必须在其他地方找劫材使对方应一手之后方可提回。
转换:双方各得其所的兑换(或以子换子,或以势换地),统称为“转换”。
腾挪:腾挪就是在对方棋子多,强的时候用的手筋,可用靠、挤、断等连续招法,使自己的棋子有生根之地。
治孤:指摆脱困境、治理不安定的孤棋,对孤棋进行妥善的处理。
定式:古今中外的棋手,经过多次对弈实践,对于角上着子,逐渐形成的一些被公认比较妥善的程式,最终形成双方大体安定、利益均等的棋形,即通常所说的“起手式”。
布局:棋局一开始,双方抢占要点,布置阵势,准备进入中盘战斗,这一阶段叫布局。
中盘:也称为中局,指双方在布局之后,从短兵相接开始,进行全局性地域争夺的作战阶段。
收官:也称“官子”,是指一局棋的最后阶段,经过中盘战斗,双方领地大体确定,尚有部分空位可以下子,这时称为“收官”。
眼:也称“真眼”“整眼”。由几个棋子围住一个或两个空交叉点,该点即称为“眼”。“眼”是棋子生存在棋盘上的根据,一块棋有两个眼,就可生存在棋盘上。
目:棋盘上,被一方棋子所围的空白交点,称为“目”。
空:是指棋盘上围成的地域,不单单表示围住的空点。
先手:下一着棋后,第二着能起到攻击、杀死对方或削减对方地域的作用,迫使对方不得不应,称为先手。
后手:在对方下子后,不得不应一着棋进行防御,以致被对方获得它投的权利,称为后手。己方下子后,如果对方不应也可称此着为后手。
封棋:也称“打挂”,一局棋未结束时,双方暂时中止对局。日本在未实行时限制前,高手对局往往绵延数日以至数月,有时出现一局打挂十几次的现象。
复盘:也称“复局”,将自己或他人下过的棋凭记忆按原来顺序重新摆出。
拆棋:用棋具对未下完的对局或棋谱进行反复试摆,以期求得正确对策或澄清复杂变化。是平时研究、探索棋艺的常用方式。 [1]
项目文化


书谱文献
围棋经典著作
国家
时期
著作名称
中国
两汉
《弈旨》
《围棋铭》
《机论》
《围棋赋》
《弈势》
魏晋
《围棋赋》
《博弈论》
《围棋赋》
隋唐
《棋势》
《敦煌棋经》
《原弈》
《围棋十诀》
《围棋赋》
两宋
《棋经十三篇》
《棋诀》
《忘忧清乐集》
《围棋义例诠释》
元代
《玄玄棋经》
《通玄集》
明代
《适情录》
《秋仙遗谱》
《弈问》
《弈旦评》
《弈律》
《石室仙机》
《弈正》
《弈薮》
《仙机武库》
《弈志》
清代
《弈墨》
《弈括》
《弈理指归》
《弈悟》
《兼山堂弈谱》
《桃花泉弈谱》
《弈妙》
《弈萃》
《弈理妙悟》
《餐菊斋棋评》
民国
《问秋吟社弈评初编》
《棋国阳秋》
《新桃花泉》
《东瀛围棋精华》
《围棋秘诀》 [37]
日本
江户时代
《发阳论》
《国技观光》
《碁经众妙》
明治时代
《方圆新法》
《坐隐丛谈》
《秀荣全集》
大正时代
《围棋神髓》
《裨圣会棋谱》
《秀策全集》
昭和时代
《新布石法》
《吴清源围棋全集》
《中国流布局》 [37]
文化内涵
围棋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体现了中华民族对智慧的追求,古人常以“琴棋书画”论及个人的才华和修养,其中的“棋”指的就是围棋。围棋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围棋一开始满盘无子,虽有“金角、银边、草包肚”的说法,然而原则上棋手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在棋盘的任意一点上落子,棋手有充分的行棋自主权,而这种自主正是棋手“棋力”的充分体现,是主观能动性的最大发挥,这体现了能动精神;第二,围棋在未落子之前,棋子与棋子之间无任何身份、地位、价值上的差别,黑白两色只是区分交战双方而设,只有在不同的位置才体现出不同的价值,行棋中棋子无区域和行棋路线的限制,这体现了平等思想;第三,围棋既要重视眼前利益,更要把握长远利益,既要守卫自己的局部利益,更要时刻从全局上保证获得最大利益,对弈中常常有通过弃子,转换来扭转危局,实现反败为胜,与其它棋牌相比,围棋更能培养人全面、历史地看问题,做到有大局观,这体现了全局观念。 [13]
围棋在棋道规范、棋艺对弈、棋理剖析三方面,完美反映了中华文化中礼仪之道、君子之道、中庸之道的三大特征。围棋开局前双方互执一礼,终局后友好复盘,礼仪渗透于一盘围棋始终,这是礼仪之道;围棋可以涤荡心灵,在强与弱、成与败的对比中,围棋人清楚地懂得可为与不可为的界限,谋定落子光明正大,败定认输光风霁月,这是君子之道;围棋的得失进退选择中,极少有一成不变的答案,厚与薄、地与势、大与小,根据全局与局部的不同,此一时与彼一时的差异,都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这是中庸之道。围棋具有自由规则、平等色彩、辩证观念、策略能力、大局意识等特点,堪称智力游戏的结晶,是东方文化在体育世界里的绝佳代表。 [14]
围棋博大精深,融合了天、地、人、自然的奥妙和哲理,充分体现了中国道家文化的特色。棋理与道家的老子宇宙观、河洛图、易学、八卦理论相通。棋盘中央是太极,周围分为八个区,代表八卦,黑白两色棋子则表示阴阳。围棋的圆形棋子和方形棋盘,象征着“天圆地方”。棋盘上的361个交叉点,象征华夏农历一年;棋盘分为4部分,代表一年四季;每一部分的90个交叉点,又代表每一个季度3个月的90天。围棋奥妙无穷,变化复杂,精彩纷呈,正所谓人生如棋。围棋是“技”,为了取胜,它有一套具体的法则、战术;而当棋到了一定的境界,它又与艺术境界、道的境界相通。 [24]
围棋本来是一种“争”之道。中国传统常常把“争胜之物”纳入儒家“和”的体系中,一方面淡化棋的胜负一面,所谓“莫将戏事扰真情,且可随缘道我赢”,“胜固欣然,败亦可喜”;另一方面,把围棋与天地人生之大道联系在一起,所谓“围奁象天,方局法地”,“局方而静,棋圆而动”,一阴一阳之谓道。天地阴阳,相生相合,是宇宙和谐之道,也是围棋之道。围棋是竞技,同时又被称作“手谈”。手谈即对话,它强调的是不需要语言文字的特殊话语活动。竞技的本质在于冲突与征服,对话的本质则是沟通与交流。对话性,决定了围棋是讲求平等竞争的智力游戏,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一种现代精神。对话,也使围棋具有一种宽容性。围棋自然是为争夺生存空间而发生的战争,但在“围地”的过程中,并非不给对方留一点“余地”。所谓两眼即活,一盘棋终,常常呈现相互包含、和平共处的态势。和而不同,正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体现,也是现代社会在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相处中需要提倡的。在竞争中并不追求非要击垮对手,而是大家都有收益,当然,多得者为胜。“手谈”,正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辩证法——冲突中的和谐。对话乃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对手既是敌人,又是契友。真正的棋局,也是双方在不断的冲突中最终走向和谐。下棋如此,人生亦然。 [25]
围棋将科学、艺术和竞技三者融为一体,有发展智力、培养意志品质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思想意识的特点,因此,几千年来长盛不衰,逐渐地发展成了一种国际性的文化竞技活动。2016、2017年,围棋人工智能“阿尔法围棋”分别在韩国首尔、中国乌镇击败人类顶尖棋手,代表着人工智能利用深度学习等技术发展到新的境界。围棋作为智能化发展的试验平台,见证了智力的高度,展现出智慧的光芒。围棋虽是一项游戏,却已成为通向“智慧人”的重要途径。2008年,围棋入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12-14]

>> 更多相关信息:
在百度中搜索围棋里的乾坤    在好搜中搜索围棋里的乾坤
在必应中搜索围棋里的乾坤    在搜狗中搜索围棋里的乾坤


广搜网

QQ:39517581402

请所有会员信息发布时严格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违规信息!投诉邮箱:39517581402@qq.com